乿的笔顺
乿字概述
〔乿〕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ì、luàn,部首是乚,总笔画是11画。
〔乿〕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爫、糸、乚”或“爫、糹、乚”。
〔乿〕字仓颉码是BFU,五笔是EXIN,四角号码是22910,郑码是PVZZ。
〔乿〕字的UNICODE是U+4E7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095,UTF-32:00004e7f,UTF-8:E4 B9 BF。
〔乿〕字异体字是亂、治。
乿的意思
乿
1zhìㄓˋ基本解释
◎古同“治”。
乿
2luànㄌㄨㄢˋ基本解释
◎古同“乱”。
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乙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9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4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9頁,第26字
例《集韻》:治,古作乿。註詳水部五畫。
注解
〔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乙部。
〔乿〕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ì、l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爫、糹、乚。
〔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ì] ⑴ 古同“治”。㈡ [luàn] ⑴ 古同“乱”。
𤔔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郞段切頁碼第125頁,第12字續丁孫
異體
治也。幺子相亂,治之也。讀若亂同。一曰理也。
鉉注徐鍇曰:「曰冂,坰也,界也。」
古文。
附注段玉裁注:「此與乙部『亂』音義皆同。」朱駿聲《通訓定聲》:「按:从幺、从冂、从,會意。幺,絲也;冂,介也;絲棼,分理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八反切魯彖反頁碼第325頁,第2行,第2字述
治也。幺子相亂,治之也。讀若亂同。一曰理也。
鍇注臣鍇曰:「冂,坰界也;么,無識也。於外爲姦,於内爲宄,並生所謂亂,亂必當理,故爲亂;亦訓理。『文王亂臣十人』是也。會意也。」
反切………頁碼第325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亂。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郎段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39頁,第1字許惟賢第286頁,第1字
治也。
段注此與《乙部》亂音義皆同。
幺子相亂。治之也。
段注幺子謂冂㕕。亂當作爭。謂冂也。冂音扃。介也。彼此分介則爭。《鬥部》云:兒善訟者也。治之,如潯下又寸分理之。
讀若亂同。
段注郎段切。十四部。
一曰理也。
段注與治無二義。當由唐人避諱。致此妄增。
古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亂亦訓治也,與治相反作,古實一字耳。
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48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31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5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4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57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57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6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26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0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99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1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4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353頁【補遺】第1665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072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30頁【崇文】第13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8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327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71頁,第3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342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414頁,第1字 |
乿字的翻译
- to cure, to heal
乿的字源字形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