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ù ㄔㄨˋ

一部 共3画 上下结构 U+4E8D
汉语字典

一部

3画

4画

上下结构

chu

chù

FHK 86 、 GSJ 98

MMN

AAI

10201

8015

5601

4E8D

112 横、横、竖钩

亍的笔顺

折叠展开

亍字概述

折叠展开

〔亍〕字拼音是chù,部首是一,总笔画是3画,是独体字。

〔亍〕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一、丁”,五行属金。

〔亍〕字仓颉码是MMN,五笔是FHK86,GSJ98,四角号码是10201,郑码是AAI,中文电码是8015,区位码是5601

〔亍〕字的UNICODE是U+4E8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109,UTF-32:00004e8d,UTF-8:E4 BA 8D。

〔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501

亍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ùㄔㄨˋ

基本解释

〔彳~〕见“彳”。

步止。

小步行走。

右步为亍。

姓氏。

“街”的二简字,现已废止。

详细解释

名词

1.(指事。从反彳( chì )。见“彳”字) 右步为亍 step with the right foot

亍,步止也。——《说文》泽马亍阜。——左思《魏都赋》秀骐齐亍。——颜延之《赭白马赋》亍,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字汇》

2.亍(chù)小步而行。《说文》:“亍,步止也。从反彳。”按:古文字的彳和亍,原是行的省写,表示行道,后分化为二字。

3.步止。

4.小步行走。

左思《魏都赋》:“泽马亍阜。”

5.右步。

《字汇》:“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

6.姓。

《姓解》卷一引《风俗通》:“河东亍氏。楚有大夫亍衡。”

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6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1頁,第10

唐韻》、《集韻亍丑玉切,音梀──小步也。左步爲彳,右步爲亍,合之則爲行字。

又,稍停也。左思〈魏都賦〉:矞雲翔龍,澤馬亍阜。顏延之〈赭白馬賦〉:纖驪接趾,秀騏齊亍。

又,《廣韻》:中句切,音駐──義同。

注解

〔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亍〕字拼音是chù,上下结构,五行属

〔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ù] ⑴ 〔彳~〕见“彳”。⑵ 步止。⑶ 小步行走。⑷ 右步为亍。⑸ 姓氏。⑹ “街”的二简字,现已废止。

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丑玉切頁碼57頁,第16

亍步止也。从反彳。讀若畜。

附注按:古文字的彳和亍,原是行的省寫,表示行道,後分化為二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丑録反頁碼165頁,第7行,第2

亍步止也。從反彳,讀若畜。

鍇注臣鍇曰:「左思《魏都賦》曰:『澤馬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丑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307頁,第4許惟賢138頁,第3

亍步止也。

段注《魏都賦》曰:澤馬亍阜。赭白馬賦曰:秀騏齊亍。

从反彳讀若畜。

段注丑玉切。三部。

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1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64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36頁
4說文校箋第78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73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25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44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10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8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45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79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59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635頁
14通訓定聲第152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66頁【崇文】第661頁
16說文句讀第225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2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15頁,第1字

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take small steps; Korean place name
  2. pas du pied droit

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亍字组词

折叠展开

亍结尾的词语

彳亍彳彳亍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