亯字概述
〔亯〕字拼音是xiǎng,部首是亠,总笔画是9画。
〔亯〕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亠、"𠯭"”或“""、日”。
〔亯〕字仓颉码是YRA,五笔是YJF,四角号码是00606,郑码是SJK。
〔亯〕字的UNICODE是U+4EA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143,UTF-32:00004eaf,UTF-8:E4 BA AF。
〔亯〕字异体字是享。
亯的意思
亯
xiǎngㄒㄧㄤˇ基本解释
◎xiǎng ㄒㄧㄤˇ 同“享”。
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頁,第5字
例《玉篇》:古文亨字。註詳六畫。
音又,《集韻》:古文烹字。
〇〔按〕亨、烹二字古通,故古文亦通用。
注解
〔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亠部。
〔亯〕字拼音是xiǎng,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日。
〔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ǎng] ⑴ xiǎng ㄒㄧㄤˇ 同“享”。
亯字的翻译
- to receive; to enjoy
亯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金文 商
商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