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ㄈㄚ

冫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51B9
汉语字典

冫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fa

UDCY

IMIKK IMIKE

TDXS

33147

51B9

4113544 点、提、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冹字概述

折叠展开

〔冹〕字拼音是fā,部首是冫,总笔画是7画。

〔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犮”。

〔冹〕字仓颉码是IMIKK IMIKE,五笔是UDCY,四角号码是33147,郑码是TDXS

〔冹〕字的UNICODE是U+51B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21,UTF-32:000051b9,UTF-8:E5 86 B9。

冹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ㄈㄚ

基本解释

寒冰,风寒。

寒风声。

冹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32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59頁,第3

唐韻》、《集韻》、《韻會冹分物切,音弗──寒也。
說文》:《》一之日㓖冹。
六書正譌》:㓖冹,俗用觱發,非。
集韻》:風寒。

又,《玉篇》:寒冰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冹方伐切,音髮──義同。

注解

〔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冹〕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犮

〔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ā] ⑴ 寒冰,风寒。⑵ 寒风声。

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冹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分勿切頁碼383頁,第21

冹一之日㓖冹。从仌犮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分勿反頁碼930頁,第6行,第2

冹一之日㓖冹也。從仌犮聲。

鍇注臣鍇曰:「《詩》之言也。一之日,十一月之日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分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83頁,第2許惟賢993頁,第9

冹㓖冹也。

段注三字今正。

从仌。犮聲。

段注分勿切。十五部。

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7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966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728頁
4說文校箋第501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454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167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82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655頁,第4字
9說文集注第243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1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8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02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316頁【補遺】第17722頁
14通訓定聲第273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99頁【崇文】第3993頁
16說文句讀第163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20頁,第5字
18古字釋要第1061頁,第5字

冹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冹(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