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ㄎㄜ

口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55D1
汉语字典

口部

13画

4画

左右结构

ke ke

形声字

KFCL

RGIT

JBZL

64012

0836

6430

55D1

2511215425221 竖、横折、横、横、竖、横、撇折、点、竖、横折、竖、竖、横

㗐 𧪞

嗑的笔顺

折叠展开

嗑字概述

折叠展开

〔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kè,部首是口,总笔画是13画。

〔嗑〕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盍”,五行属木。

〔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盍声。本义是多话。

〔嗑〕字仓颉码是RGIT,五笔是KFCL,四角号码是64012,郑码是JBZL,中文电码是0836,区位码是6430

〔嗑〕字的UNICODE是U+55D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969,UTF-32:000055d1,UTF-8:E5 97 91。

〔嗑〕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441

〔嗑〕字异体字是㗐、𧪞

嗑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ㄎㄜ

基本解释

方言,话。唠~儿。

2ㄎㄜˋ

基本解释

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瓜子儿。

闲谈,多话。~牙。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口,盍声。本义:多话。

2.同本义chat

嗑,多言也。 —— 《说文》

嗑牙(闲谈,多嘴);嗑牙料嘴(耍嘴,斗嘴)

3.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crack sth. between the teeth

颐中有物曰噬嗑。 —— 《易·彖上》传噬嗑,食也。 —— 《易·杂卦》传

嗑瓜子儿。

4.说话 talk。如:闲嗑(闲谈)

嗑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202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30頁,第19

廣韻》:古盍切;《集韻》:谷盍切,嗑音閤。
說文》:多言也。从口,盍聲,讀若甲。
集韻》:嗑嗑,語也。或作嗑

又,《廣韻》:胡嗑切;《集韻》、《韻會》:轄嗑切,嗑音盍。
玉篇》:噬嗑,卦名。
易・序卦傳》:嗑者,合也。

又,《集韻》:多言也。或作嗑、䛅。

又,《集韻》、《類篇嗑迄甲切,音呷──嗑然,笑聲。

又,《類篇》:吸呷也。

注解

〔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k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盍,五行属

〔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盍声。本义是多话。

〔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ē] ⑴ 方言,话 [kè] ⑴ 用上下门牙咬有壳的或硬的东西⑵ 闲谈,多话

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嗑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候榼切頁碼43頁,第20

異體

㗐多言也。从口盍聲。讀若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候臘反頁碼131頁,第1行,第1

㗐多言也。從口盍聲,讀若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榼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36頁,第3許惟賢104頁,第15

㗐多言也。从口。盍聲。讀若甲。

段注榼切。八部。

白话解释

嗑,话多。字形采用“口”作边旁,“盍”作声旁。

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12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07頁
4說文校箋第57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50頁,第22字
6說文今釋第17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29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82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4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212頁【補遺】第16316頁
14通訓定聲第58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30頁【崇文】第517頁
16說文句讀第167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18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41頁,第7字

嗑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eat seeds; reproach; loquacious
  2. (English: to crack (seeds)​ with front teeth)​ , Durchbeißen
  3. bruit de voix, boire

嗑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嗑字组词

折叠展开

含嗑字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