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ㄎㄨˋ

口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U+56B3
汉语字典

口部

20画

4画

上下结构

ku

WFQK 86 、 ERRK 98

HBHGR

NBMJ

77601

56B3

32113434511453121251 撇、竖、横、横、撇、点、撇、点、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撇、横、竖、横、竖、横折、横

俈 喾

嚳的笔顺

折叠展开

嚳字概述

折叠展开

〔嚳〕字拼音是kù,部首是口,总笔画是20画。

〔嚳〕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𦥯"、告”。

〔嚳〕字仓颉码是HBHGR,五笔是WFQK86,ERRK98,四角号码是77601,郑码是NBMJ

〔嚳〕字的UNICODE是U+56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195,UTF-32:000056b3,UTF-8:E5 9A B3。

〔嚳〕字异体字是俈、喾

嚳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ㄎㄨˋ

基本解释

见“喾”。

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9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214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143頁,第3

唐韻》:苦沃切;《集韻》、《韻會》:枯沃切,嚳音酷。
說文》:急吿之甚也。

又,《史記・五帝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集韻》亦作俈。
史記・三代世表》:帝俈,黃帝曾孫。

注解

〔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嚳〕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𦥯、告

〔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ù] ⑴ 见“喾”。

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ythical emperor; to inform quickly; an urgent communication
  2. Ku4, Dritter der Fünf Kaiser ( 五帝 , Wǔ dì - mythische Modell-Herrscher, die das Land vor Beginn der Dynastien beherrscht haben sollen. (Eig, Pers, ca. 2412 - ca. 2343 v.Chr.)
  3. avertir

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嚳(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