屨的笔顺
屨字概述
〔屨〕字拼音是jù,部首是尸,总笔画是17画。
〔屨〕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尸、彳、婁”或“""、婁”。
〔屨〕字仓颉码是SHOV,五笔是NTKV86,NTLV98,四角号码是77244,郑码是XMKZ。
〔屨〕字的UNICODE是U+5C6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656,UTF-32:00005c68,UTF-8:E5 B1 A8。
〔屨〕字异体字是屦。
屨的意思
屨屦
jùㄐㄩˋ基本解释
①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賤踴貴(鞋價低賤而假肢卻很貴,形容社會黑暗,統治者慘無人道,濫施酷刑)。
②踐踏。
③同“屢”。
详细解释
名词
◎形聲。从履(鞋子)省,婁聲。本義:用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 同本義。後泛指鞋 straw sandals 屨,履也。——《說文》。段注:「今時所謂履者,自 漢以前皆名屨。」 掌王及後之服屨。——《周禮·屨人》 共其資糧屝屨。——《左傳·僖公四年》。疏:「絲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謂之屨。」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詩·魏風·葛屨》 又如:屨賤踊貴(因受刖刑而斷足的人多,鞋沒有了,售價低賤;然而購踊(假腳)的人多,踊價一時暴漲);屨人(周禮官名。天官之屬,掌管王與後的衣服鞋屨);屨及劍及(比喻行動堅決迅速,急起直追);屨縷(織屨緝馬。
動
◎踐踏 tread on; trample 身屨典軍。——《史記·季布欒布傳》 屨般首,帶修蛇。(般首:指虎一類猛獸。)——揚雄《羽獵賦》 又如:屨企(踮腳而望);屨校(帶上腳鐐。校:銬足的刑具) 【漢典】。
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尸部
武英殿刻本: 第718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304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43頁,第15字
音《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正韻》:居御切,音句。
《說文》:履也。从履省,婁聲。又,鞮也。〔徐曰〕鞮,革履也。
《釋名》:屨,拘也,所以拘足也。
《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註〕複下曰舄,襌下曰屨。〔疏〕複下謂重底,襌下謂襌底也。
《儀禮・士冠禮》:夏葛屨,冬皮屨。
《禮・曲禮》: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
例又,《增韻》同「鞻」。
《周禮》有鞮鞻氏。
卷目:考證・寅集上 部首:尸部
愛日堂藏本: 第17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45頁,第18字
《儀禮・士冠禮》夏葛屨,冬皮屨。
謹按士冠禮無此文,查係士喪禮云夏葛屨,冬白屨。謹將冠改喪。皮改白。
注解
〔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尸部。
〔屨〕字拼音是jù,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婁。
〔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ù] ⑴ 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⑵ 踐踏。⑶ 同“屢”。
屨字的翻译
- straw sandals; tread on
- Sandalen (S)
- sandale
屨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