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ㄍㄨ gài

木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75A
汉语字典

木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gu gai

gài

STNN

DON

FMYD

48917

675A

1234315 横、竖、撇、点、撇、横、横折弯钩/横斜钩

𣏙

杚字概述

折叠展开

〔杚〕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ū、gài,部首是木,总笔画是7画。

〔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乞”。

〔杚〕字仓颉码是DON,五笔是STNN,四角号码是48917,郑码是FMYD

〔杚〕字的UNICODE是U+675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458,UTF-32:0000675a,UTF-8:E6 9D 9A。

〔杚〕字异体字是𣏙

杚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ㄍㄨ

基本解释

把东西弄平。

2gàiㄍㄞˋ

基本解释

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刮板。

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5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512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458頁,第5

唐韻》:古忽切,音骨。
說文》:平也。从木、从气,俗省从乞。
廣韻》:摩也。

又,《玉篇》:柯愛切,音漑──與概同。

又,《類篇》:古對切,音憒──義同。

注解

〔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杚〕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ū、g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乞

〔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ū] ⑴ 把东西弄平。 [gài] ⑴ 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刮板。

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沒切頁碼189頁,第21

異體

𣏙平也。从木气聲。

附注按:《正字通》:「,俗省从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古沒反頁碼478頁,第2行,第2

𣏙平也。從木气聲。

鍇注臣鍇曰:「杚即槩也,摩之使平也。之爲槩,,其器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38頁,第4許惟賢457頁,第7

𣏙平也。

段注非器也。廁於此者。因上文云斗斛而釋之也。按許書有無㧉。在入聲則古沒切。亦居乙切。去聲則古代切。亦古對切。無二字也。《廣韵》去入聲皆作扢。從手,皆從木之誤耳。《集韵》代沒二韵皆於字之外別出扢字。則由未知《廣韵》之爲字誤也。者平物之謂。平之必摩之。故《廣雅》曰:杚,摩也。《廣韵》摩之訓本此。古與槩二字通用。班固終南山賦。槩青宮。觸紫宸。曹植贈丁儀王粲詩。員闕出浮雲。承露槩泰淸。李善注云:《西都賦》。杚仙掌與承露。《廣雅》。杚,摩也。槩與杚同。古字通。今書籍此等杚字皆譌作扢。而今《文》、《後漢書》。抗仙掌以承露。又與李善所引迥異。几學古者,當優焉游焉以求其是。顔黃門云:觀天下書未徧。不可妄下雌黃。是也。

從木。气聲。

段注古沒切。十五部。與刏剴磯音義皆相近。

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8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74頁
4說文校箋第24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3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827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45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15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21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48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3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191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066頁【補遺】第16898頁
14通訓定聲第227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00頁【崇文】第1997頁
16說文句讀第756頁
17章授筆記第24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0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83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