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ㄍㄨ

木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67E7
汉语字典

木部

9画

4画

左右结构

gu

SRCY

DHVO

FPS

42930

67E7

123433544 横、竖、撇、点、撇、撇、竖提、点、捺

柧字概述

折叠展开

〔柧〕字拼音是gū,部首是木,总笔画是9画。

〔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瓜”。

〔柧〕字仓颉码是DHVO,五笔是SRCY,四角号码是42930,郑码是FPS

〔柧〕字的UNICODE是U+67E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599,UTF-32:000067e7,UTF-8:E6 9F A7。

柧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ㄍㄨ

基本解释

棱角;亦指有棱的木。

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43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520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466頁,第5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柧音孤。
說文》:柧棱也。徐鍇曰:字書三棱爲柧,與觚同。
史記・酷吏傳敘》:漢興,破觚爲圜。

又,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
韻會》:柧棱,堂上最高轉角處。

又,《類篇》:鐮柧也。一曰鄕飮酒爵也。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

注解

〔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柧〕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瓜

〔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ū] ⑴ 棱角;亦指有棱的木。

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胡切頁碼193頁,第6

柧棱也。从木瓜聲。又柧棱,殿堂上最高之處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古呼反頁碼494頁,第4行,第2

柧棱。從木瓜聲。又柧棱,殿堂上最高之處也。

鍇注臣鍇按:《史記》曰:「漢興,破柧爲圜。」《字書》曰:「三棱爲柧木。」此字假借觚字。又班固《西都賦》曰:「設璧門之鳳闕,上柧棱而棲金雀。」臣鍇以爲最高轉角處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72頁,第3許惟賢472頁,第3

柧棱也。

段注柧與棱二字互訓。殳以積竹八觚。觚當作柧。觚行而柧廢矣。《史記・酷吏傳》曰:漢興。破觚而爲圜。應劭曰:觚八棱。有隅者。《通俗文》曰:木四方爲棱。八棱爲柧。按《通俗文》析言之。若渾言之。則《急就》奇觚,謂四方版也。

從木。瓜聲。

段注古胡切。五部。

又柧棱,

段注逗。

殿堂上冣高之處也。

段注《文・西都賦》曰:設璧門之鳳闕。上觚棱而棲金爵。《後漢書》正作柧棱。李賢引《說文》爲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觚、柧,通言别言。

柧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8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49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81頁
4說文校箋第247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38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84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9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22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5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51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45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97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211頁【補遺】第16915頁
14通訓定聲第180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15頁【崇文】第2057頁
16說文句讀第777頁
17章授筆記第255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71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594頁,第2字

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柧(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