槬字概述
折叠展开
〔槬〕字拼音是huà,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5画。
〔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瓠”。
〔槬〕字仓颉码是DKSO,五笔是SDFY,四角号码是42930,郑码是FGZP。
〔槬〕字的UNICODE是U+69E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116,UTF-32:000069ec,UTF-8:E6 A7 AC。
槬的意思
折叠展开
槬
huàㄏㄨㄚˋ基本解释
◎宽大:“而钟,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
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05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47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493頁,第12字
音《廣韻》、《正韻》、《韻會》胡化切,華去聲──鐘橫大也。
《正字通》:摦字之譌。
《左傳》:从木。〈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冷州鳩㊟曰:夫鐘,小者不窕,大者不槬;窕則不咸,槬則不容,今鐘槬矣。
注解
〔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槬〕字拼音是hu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瓠。
〔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à] ⑴ 宽大:“而钟,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
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槬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