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jiǒng ㄐㄩㄥˇ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CC2
汉语字典

氵部

8画

4画

左右结构

jiong

jiǒng

IMKG

EBR

VLD

37120

6CC2

44125251 点、点、提、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潁 迥

泂字概述

折叠展开

〔泂〕字拼音是jiǒng,部首是氵,总笔画是8画。

〔泂〕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冋”。

〔泂〕字仓颉码是EBR,五笔是IMKG,四角号码是37120,郑码是VLD

〔泂〕字的UNICODE是U+6CC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842,UTF-32:00006cc2,UTF-8:E6 B3 82。

〔泂〕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721

〔泂〕字异体字是潁、迥

泂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ǒngㄐㄩㄥˇ

基本解释

〔~~〕清澈深邃,如“登高临下水~~,唯闻人声不见形。”

远:“~酌彼行潦。”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假借为“迥”。远far

泂酌彼行潦。 —— 《诗·大雅·泂酌》。传:“迥,远也。”敬陈泂酌,以告明灵。 —— 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

泂酌(从远处酌取);泂泂(遥远的样子)

2.深广deep and vast

泂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9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15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562頁,第6

唐韻》:戸褧切;《集韻》、《韻會》:戸茗切,泂音迥。
說文》:滄也。
集韻》:或从冫作泂。北燕謂禁曰泂。

又,《爾雅・釋詁》:泂,遠也。
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又,深廣也。郭璞〈江賦〉:䞟漲截泂。

又,泂野,山名,在東北大荒之中。見《山海經》。

又,《集韻》:泂扃切,音熒──泂澤,地名。通作熒。

又,涓熒切,音扃──大泂,地名。一曰水貌。亦作古熒切。

又,與潁通。
高士傳》:卞隨投泂水而死。朱謀瑋曰:潁、泂古字通用。

注解

〔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泂〕字拼音是jiǒ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冋

〔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ǒng] ⑴ 〔~~〕清澈深邃,如“登高临下水~~,唯闻人声不见形。”⑵ 远:“~酌彼行潦。”

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泂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褧切頁碼374頁,第31

泂滄也。从水冋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余請反頁碼917頁,第3行,第2

泂滄也。從水冋聲。

鍇注臣鍇按:《詩》:「泂酌彼行潦。」泂,逺也,當作迥,借此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褧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252頁,第1許惟賢980頁,第2

泂滄也。

段注此義俗从仌作。篇,韵皆訓冷是也。《大雅》。泂酌彼行潦。毛曰:泂,遠也。此謂泂卽迥之假借也。《江賦》泂,同。

从水。冋聲。

段注戶褧切。十一部。

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42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950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14頁
4說文校箋第494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48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64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78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56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9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6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475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396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147頁【補遺】第17693頁
14通訓定聲第3447頁,第6字
15說文義證第984頁【崇文】第3933頁
16說文句讀第1606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19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1044頁,第11字

泂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lear and deep (of water); wide
  2. gewaltig, ausgedehnt
  3. rayonnant

泂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泂(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