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gāng ㄍㄤ

牛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7285
汉语字典

牛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gang

gāng

TRMM 86 、 CMUM 98

HQBTU

MBLD

27520

7285

312125431252 撇、横、竖、提、竖、横折钩、点、撇、横、竖、竖折/竖弯、竖

牨 𤚞

犅字概述

折叠展开

〔犅〕字拼音是gāng,部首是牛,总笔画是12画。

〔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牛、岡”或“牜、岡”。

〔犅〕字仓颉码是HQBTU,五笔是TRMM86,CMUM98,四角号码是27520,郑码是MBLD

〔犅〕字的UNICODE是U+728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317,UTF-32:00007285,UTF-8:E7 8A 85。

〔犅〕字异体字是牨、𤚞

犅的意思

折叠展开

gāngㄍㄤ

基本解释

公牛。

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8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702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654頁,第4

唐韻》:古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郎切,犅音岡。
說文》:特牛也。
玉篇》:特牛赤色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魯公用犅犅。
集韻》:通作剛。

集韻》或作牨。
〇〔按〕《廣韻》牨另訓水牛。
集韻》合爲一,非。

注解

〔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犅〕字拼音是g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牜、岡

〔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āng] ⑴ 公牛。

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犅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郞切頁碼37頁,第5

犅特牛也。从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格康反頁碼118頁,第2行,第1

犅特牛也。從牛岡聲。

鍇注臣鍇曰:「特,一牲也,一牲,牛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郞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00頁,第2許惟賢88頁,第6

犅特也。

段注今本作特牛也。依《詩正義》訂。《公羊傳》曰:魯祭周公。何以爲牲。周公用白牡。魯公用騂犅。羣公不毛。何休云騂犅赤脊。按《說文》岡訓山脊。故何謂犅爲牛脊。但《毛詩》衹作剛。許說犅同特。與何異。

从牛。岡聲。

段注亦可云从剛省。會意。古郞切。十部。

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5頁
4說文校箋第4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41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4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7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8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4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38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011頁【補遺】第16284頁
14通訓定聲第365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3頁【崇文】第449頁
16說文句讀第141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69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3頁,第1字

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犅(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犅(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犅(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犅(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犅字组词

折叠展开

犅结尾的词语

骍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