犫字概述
〔犫〕字拼音是chōu,部首是牛,总笔画是27画。
〔犫〕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讎、牛”。
〔犫〕字仓颉码是OGHQ,五笔是WYYH86,WYYG98,四角号码是20501,郑码是NINM。
〔犫〕字的UNICODE是U+72A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355,UTF-32:000072ab,UTF-8:E7 8A AB。
〔犫〕字异体字是犨。
犫的意思
犫
chōuㄔㄡ基本解释
◎同“犨”。《玉篇•牛部》:“犫”,同“犨”。
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8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05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657頁,第26字
音《玉篇》:尺由切──同「犨」。詳犨字註。
音又,《左傳・昭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犂城犫。〔註〕犫縣,屬南陽。〔釋文〕犫,尺州反。又,〈昭十三年〉:王奪鬭韋龜中犫。〔註〕中犫,邑名。
音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荀林父御戎,魏犫爲右。又,〈成十一年〉:晉侯使郤犫來聘。〔釋文〕犫,尺由反。
音又,《廣韻》:赤周切;《集韻》:蚩周切,音趎──義同。
《廣韻》: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狹顙廣額,顏色如漆。陳侯悅之。
卷目:考證・巳集下 部首:牛部
愛日堂藏本: 第41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7頁,第22字
《廣韻》陳有惡人焉,曰敦洽犫,狹顙廣額,顏色如漆。陳侯悅之。
謹按廣韻係引呂覽𠀤爲據。今照原書廣韻改呂覽。𠀤照原文敦洽犫下增糜字。
注解
〔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犫〕字拼音是chōu,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讎、牛。
〔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ōu] ⑴ 同“犨”。《玉篇•牛部》:“犫”,同“犨”。
犫字的翻译
- protrude
犫的字源字形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