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uì ㄓㄨㄟˋ

瓦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7500
汉语字典

瓦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zhui

zhuì

TGAN 86 、 TGAY 98

HMMVN

MEYS

21117

7500

312122111554 撇、横、竖、横、竖、竖、横、提、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𣂩

甀字概述

折叠展开

〔甀〕字拼音是zhuì,部首是瓦,总笔画是12画。

〔甀〕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垂、瓦”。

〔甀〕字仓颉码是HMMVN,五笔是TGAN86,TGAY98,四角号码是21117,郑码是MEYS

〔甀〕字的UNICODE是U+750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952,UTF-32:00007500,UTF-8:E7 94 80。

〔甀〕字异体字是𣂩

甀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uìㄓㄨㄟˋ

基本解释

古时坛子一类的瓦器:“抱~而汲。”

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瓦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9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750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702頁,第30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甀音縋──小口罌也。
淮南子・氾論訓》:抱甀而汲。〔註〕今兗州曰小武爲甀,幽州曰瓦。揚子《方言》: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甖,其通語也。
博雅》:甀,甁也。

又,地名。
史記・黥布傳》:遂西與上兵遇蘄,西會甀。〔註〕《正義》曰:甀,音遂瑞反──蘄,沛郡蘄城。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義同。
列子・殷湯篇》:當國之中有山,山名壷領,狀若甔甀。〔釋文〕甀,音垂。

又,《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甀音錘。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甀音椎──義甀同。

卷目:考證・午集上 部首:瓦部

愛日堂藏本: 第44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58頁,第43

《列子・殷湯篇》

謹照原文改湯問篇。

注解

〔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瓦部

〔甀〕字拼音是zh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垂、瓦

〔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ì] ⑴ 古时坛子一类的瓦器:“抱~而汲。”

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jar

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甀字组词

折叠展开

甀结尾的词语

酱甀甔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