硉字概述
折叠展开
〔硉〕字拼音是lù,部首是石,总笔画是11画。
〔硉〕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聿”。
〔硉〕字仓颉码是MRLQ,五笔是DVFH86,DVGH98,四角号码是15607,郑码是GXBD。
〔硉〕字的UNICODE是U+78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793,UTF-32:00007849,UTF-8:E7 A1 89。
〔硉〕字异体字是𡸒、𥓎。
硉的意思
折叠展开
硉
lùㄌㄨˋ基本解释
①〔~矹〕a.高耸突出物;b.沙石随水转动的样子;c.雄健不凡。
②击;擂:“~岩腰而沫沸。”
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87頁,第27字
同文書局本: 第829頁,第56字
標點整理本: 第789頁,第5字
音《廣韻》、《集韻》:勒沒切;《韻會》、《正韻》:盧沒切,論入聲──硉矹。詳前矹字註。本作
。
例又,礌也。枚乗〈七發〉:上擊下硉。
注解
〔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硉〕字拼音是l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聿。
〔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ù] ⑴ 〔~矹〕a.高耸突出物;b.沙石随水转动的样子;c.雄健不凡。⑵ 击;擂:“~岩腰而沫沸。”
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硉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bones of a thin horse
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硉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