礜字概述
折叠展开
〔礜〕字拼音是yù,部首是石,总笔画是18画。
〔礜〕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與、石”。
〔礜〕字仓颉码是HCMR,五笔是WFGD86,EGND98,四角号码是77602,郑码是NBOG。
〔礜〕字的UNICODE是U+791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004,UTF-32:0000791c,UTF-8:E7 A4 9C。
礜的意思
折叠展开
礜
yùㄩˋ基本解释
◎〔~石〕矿物,是制砷和亚砷酸的原料,煅成末,可用来毒老鼠。
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0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8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7頁,第3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預。
《說文》:毒石,出漢中。
《山海經》:西山臯塗之山,有白石,名礜,可毒䑕。〔註〕䑕食之死,蠶食之肥。
音又,《集韻》:羊諸切,音余──義同。
注解
〔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礜〕字拼音是y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與、石。
〔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 ⑴ 〔~石〕矿物,是制砷和亚砷酸的原料,煅成末,可用来毒老鼠。
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秦 简 关沮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礜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