簻字概述
折叠展开
〔簻〕字拼音是zhuā,部首是⺮,总笔画是17画。
〔簻〕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過”。
〔簻〕字仓颉码是HYBB,五笔是TMNP,四角号码是88302,郑码是MWLJ。
〔簻〕字的UNICODE是U+7C3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803,UTF-32:00007c3b,UTF-8:E7 B0 BB。
〔簻〕字异体字是𥮣。
簻的意思
折叠展开
簻
zhuāㄓㄨㄚ基本解释
①马鞭子:“裁以当~便易持。”
②乐管。
详细解释
名词
1.马鞭whip。
裁以当簻便易持。 —— 《文选·马融·长笛赋》。李善注:“簻,马策也。”
2.乐管wind musical instrument。
簻,管也,古人谓乐之管为簻。故潘岳《笙赋》云:“脩簻内辟,余箫外逶。”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2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01頁,第49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2頁,第19字
音《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音撾。
《說文》:箠也。馬融〈長笛賦〉:裁以當簻,便易持。〔註〕簻,策也。麤者曰簻,細者曰枚。
音又,《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與薖同,草也。又,寬大貌。一曰飢意。
注解
〔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簻〕字拼音是zhu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過。
〔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uā] ⑴ 马鞭子:“裁以当~便易持。”⑵ 乐管。
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empty
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