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糹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7DC7
汉语字典

糹部

14画

4画

左右结构

zi

XVLG

VFVVW

ZZKI

22963

7DC7

5544445552512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竖、横

䊷 䌶 純 缁 𥾒 𦃠 𦄛

緇字概述

折叠展开

〔緇〕字拼音是zī,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4画。

〔緇〕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甾”。

〔緇〕字仓颉码是VFVVW,五笔是XVLG,四角号码是22963,郑码是ZZKI

〔緇〕字的UNICODE是U+7DC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99,UTF-32:00007dc7,UTF-8:E7 B7 87。

〔緇〕字异体字是䊷、䌶、純、缁、𥾒、𦃠、𦄛

緇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解释

见“缁”。

緇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2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29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891頁,第17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緇音菑。
說文》:帛黑色。
博雅》:緇謂之皁。
釋名》:緇,滓也。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
詩・鄭風》:緇衣之宜兮。〔傳〕緇,黑色。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義同。

又,《集韻》:側几切,音緇;《韻會》:壯仕切,音滓。
前漢・班固敘傳》:涅而不緇。〔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

注解

〔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緇〕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甾

〔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ī] ⑴ 见“缁”。

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緇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lack silk
  2. (noir)​

緇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緇(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緇(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緇(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緇(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緇(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