缋的笔顺
缋字概述
〔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ì、huí,部首是纟,总笔画是12画。
〔缋〕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纟、贵”,五行属水。
〔缋〕字仓颉码是VMLMO,五笔是XKHM,四角号码是25182,郑码是ZJAL,区位码是7132。
〔缋〕字的UNICODE是U+7F0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523,UTF-32:00007f0b,UTF-8:E7 BC 8B。
〔缋〕字异体字是繢、𦆠、𦇣。
缋的意思
缋繢
1huìㄏㄨㄟˋ基本解释
①布帛的头尾。
②绘画。
③画工。
详细解释
名词
1.布帛的头尾odd bits of cloth。
缋,织余也。 —— 《说文》。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缋之言遗也,故训为织余。今之呼为机头。”以五色缋为绳。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同“绘”。绘画 painting。如:缋事(绘画之事);缋画(即绘画)
缋繢
2huíㄏㄨㄟˊ基本解释
◎色彩鲜明。
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4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9頁,第1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2頁,第14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例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几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註〕繪,畫文也。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註〕繢,繡也,繪五采而爲之。
例又,與繪同。
《禮・玉藻》:布冠繢緌。〔註〕繢,或作繪。
音又,《集韻》:戸賄切,音塊──義同。
音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音又,《集韻》:胡骨切,音搰──義同。
音又,《集韻》:求位切──,或作繢。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3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41字
《集韻》戸賄切,音塊。
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注解
〔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ì、h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貴。
〔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í] ⑴ 均见“缋”。
缋字的翻译
- draw, sketch, paint
- malen, saugen
- multicolore, polychrome, dessiner
缋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郭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