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shèn ㄕㄣˋ

月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8124
汉语字典

月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shen

shèn

EDFE

BMMV

QGH

71232

8124

35111311534 撇、横折钩、横、横、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祳 𦚠

脤字概述

折叠展开

〔脤〕字拼音是shèn,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1画。

〔脤〕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辰”或“"⺼"、辰”。

〔脤〕字仓颉码是BMMV,五笔是EDFE,四角号码是71232,郑码是QGH

〔脤〕字的UNICODE是U+812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060,UTF-32:00008124,UTF-8:E8 84 A4。

〔脤〕字异体字是祳、𦚠

脤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ènㄕㄣˋ

基本解释

古代王侯祭社稷所用的肉。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祭社稷用的生肉sacrificial raw meat

脤,肉也。 —— 《广雅》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 《谷梁传·定公十四年》。注:“脤,祭肉也。”成子受脤于社。 —— 《左传·成公十三年》

脤膰(祭社稷和宗庙用的肉)

脤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54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983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950頁,第2

廣韻》:時忍切;《集韻》、《韻會》:是忍切;《正韻》:時軫切,脤音腎。
說文》:社肉。本作祳。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
玉篇》: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皆社稷宗廟之肉也。
博雅》:肉也。
左傳・閔二年》:梁餘子養曰:帥師者,受命于廟,受脤于社。〔註〕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
前漢・五行志》:成肅公受脤于社不敬。〔註〕服虔曰:脤,祭社之肉也。盛以蜃器,故謂之脤。師古曰:脤,大蛤也。

又,生肉曰脤。
榖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又,狸脤,地名。見《春秋・成十七年》。

又,無脤,人名。
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註〕無脤,名也。

集韻》或作脤

注解

〔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脤〕字拼音是sh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辰

〔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èn] ⑴ 古代王侯祭社稷所用的肉。

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脤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aw meat for sacrifice
  2. viande de sacrifice (crue)​

脤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脤(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脤(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脤字组词

折叠展开

脤结尾的词语

受脤归脤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