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ㄈㄨˋ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842F
汉语字典

艹部

12画

4画

上下结构

fu

AQMU

TNBC

ERLO

44806

842F

122352511134 横、竖、竖、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萯字概述

折叠展开

〔萯〕字拼音是fù,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2画。

〔萯〕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負”。

〔萯〕字仓颉码是TNBC,五笔是AQMU,四角号码是44806,郑码是ERLO

〔萯〕字的UNICODE是U+842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839,UTF-32:0000842f,UTF-8:E8 90 AF。

萯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ㄈㄨˋ

基本解释

〔王~〕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42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1011頁,第7

唐韻》:房久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萯音婦。
禮・月令
》:孟夏,王瓜生。〔註〕草[⿳艹手]也,今〈月令〉云王萯生。

又,山名。
竹書紀年》:帝孔甲三年,王畋于萯山。

又,宮名。
前漢・宣帝紀》:甘露二年,行幸萯陽宮。

又,《集韻》:蒲昧切,音佩。
韻會》: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集韻》:簿亥切,音蓓──與菩通。草也。

字彙補》:萯山,《山海經》音倍。又,《漢書》萯陽宮,李裴亦音倍,《字彙》作防父切,誤。
〇〔按〕負二字異音。負音附,音倍,似山之萯,萯草之萯从負,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

注解

〔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萯〕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負

〔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ù] ⑴ 〔王~〕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萯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房九切頁碼19頁,第29

萯王萯也。从艸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符九反頁碼75頁,第7行,第1

萯王萯也。從艸負聲。

鍇注臣鍇按:《吕氏春秋》:「殷王孔甲田於萯山之陽,大風迷惑入於民室。」《山海經》:「萯山神泰逢所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房九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13頁,第9許惟賢49頁,第6

萯王萯也。

段注《夏小正》。《四月》王萯秀。《月令》。《四月》王瓜生。注云:今《月令》云王萯秀。《豳風・四月》秀葽箋。疑葽卽王萯。《管子・地員》有萯。有大萯細萯。

从艸。負聲。

段注房九切。古音在一部。

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60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5頁
4說文校箋第25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2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75頁,第10字
7說文約注第138頁,第5字
8說文探原第34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6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14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24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16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560頁【補遺】第16216頁
14通訓定聲第81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4頁【崇文】第253頁
16說文句讀第74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2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70頁,第6字

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萯(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萯(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萯(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萯(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萯(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萯字组词

折叠展开

萯结尾的词语

王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