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ㄉㄧˋ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8482
汉语字典

艹部

12画

4画

上下结构

di

形声字

AUPH 86 、 AYUH 98

TYBB

ESWL

44227

5530

2157

8482

122414345252 横、竖、竖、点、横、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

蒂的笔顺

折叠展开

蒂字概述

折叠展开

〔蒂〕字拼音是dì,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2画。

〔蒂〕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帝”,五行属木。

〔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帝声。本义是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蒂〕字仓颉码是TYBB,五笔是AUPH86,AYUH98,四角号码是44227,郑码是ESWL,中文电码是5530,区位码是2157

〔蒂〕字的UNICODE是U+848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922,UTF-32:00008482,UTF-8:E8 92 82。

〔蒂〕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556,属次常用字

〔蒂〕字异体字是

蒂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ㄧˋ

基本解释

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花~。瓜~。~芥。根深~固。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艸,帝声。本义: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2.同本义 the base of a fruit, flower,etc.。如:瓜熟蒂落;并蒂莲。

3.引申为末尾 end。如:烟蒂;扫清蒂欠;蒂钟(兵器,有花蒂形把子的钟);蒂贝(拖欠;欠债)

蒂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4頁,第29

同文書局本: 第1047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016頁,第19

同「蔕」。班固〈答賔戲〉:上無所蒂,下無所根。

注解

〔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蒂〕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帝,五行属

〔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帝声。本义是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ì] ⑴ 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

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蔕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都計切頁碼25頁,第14

異體

蔕瓜當也。从艸帶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的替反頁碼93頁,第2行,第1

蔕瓜當也。從艸帶聲。

鍇注臣鍇按:當,底也。故韓子云:玉卮無當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都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1頁,第4許惟賢66頁,第1

蔕瓜當也。

段注《曲禮》。削瓜,土疐之。《釋木》,棗李曰疐之疐者,蔕之假借字。《聲類》曰:蔕,果鼻也。瓜當,果鼻正同類。《老子》。深根固柢。柢亦作蔕。《西京賦》。蔕倒茄於藻井。皆假借爲柢字。

从艸。帶聲。

段注都計切。十五部。

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7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77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75頁
4說文校箋第34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28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0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9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8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9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33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8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724頁【補遺】第16236頁
14通訓定聲第261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6頁【崇文】第341頁
16說文句讀第101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8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1頁,第11字

蒂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eduncle or stem of plants

蒂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蒂(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