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jiāng ㄐㄧㄤ

艹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8591
汉语字典

艹部

16画

4画

上下结构

jiang

jiāng

AGLG

TMWM

ECKK

44106

8591

1221251211251211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横

䕬 姜 𦷗 𧅁

薑的笔顺

折叠展开

薑字概述

折叠展开

〔薑〕字拼音是jiāng,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6画。

〔薑〕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畺”。

〔薑〕字仓颉码是TMWM,五笔是AGLG,四角号码是44106,郑码是ECKK

〔薑〕字的UNICODE是U+859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193,UTF-32:00008591,UTF-8:E8 96 91。

〔薑〕字异体字是䕬、姜、𦷗、𧅁

薑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āngㄐㄧㄤ

基本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肥大,呈不規則塊狀,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調料,並供藥用。《集韻•陽韻》:“䕬,《説文》:‘禦溼之菜。’或省。”《論語•鄉黨》:“不撤薑食,不多食。”

详细解释

名词

1.生薑ginger

楠梓薑桂。 —— 《史記·貨殖列傳》

2.一種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officinate ),作一年生栽培。鬚根不發達,根莖肥大,呈不規則塊狀,灰白或黃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調料,亦入藥。

不撤薑食,不多食。 —— 《論語》

薑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5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061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031頁,第9

集韻》同「薑」。

注解

〔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薑〕字拼音是ji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畺

〔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ng]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肥大,呈不規則塊狀,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調料,並供藥用。《集韻•陽韻》:“䕬,《説文》:‘禦溼之菜。’或省。”《論語•鄉黨》:“不撤薑食,不多食。”

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䕬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頁碼16頁,第25

異體、薑

䕬御溼之菜也。从艸彊聲。

附注《廣韻・陽韻》:「䕬,同薑。」

蔣注案:彊聲,疑有誤,當作疆聲。《四聲篇海》作,是也。畺或从彊土。隸省作薑,是也。《康熙字典》:䕬,《唐韻》《集韻》,《六書正譌》俗作薑;,《唐韻》薑本字。《廣韻》:薑,菜名,《說文》云:御溼之菜;,上同。《玉篇》作䕬,無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九商反頁碼65頁,第6行,第2

䕬禦溼之菜也。從艸彊聲。

鍇注臣鍇曰:「䕬可以止腹病,治腳下溼。伊尹對湯曰:『陽樸之薑。』」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居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92頁,第1許惟賢39頁,第10

䕬御溼之菜也。

段注御,鉉作禦。《神農本艸經》曰:乾薑主逐風溼痹(溼病也),腸澼(匹辟切),腸閒水下痢。生者尢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按生者尢良,謂乾薑中之不孰而生者耳。今人謂不乾者爲生薑。失之矣。

从艸。彊聲。

段注居良切。十部。

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51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0頁
4說文校箋第2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8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6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0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2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8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17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68頁【補遺】第16203頁
14通訓定聲第361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0頁【崇文】第197頁
16說文句讀第59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387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63頁,第11字

薑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inger
  2. Ingwer (S, Bio)
  3. gingembre, (nom de famille)​

薑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