藫字概述
折叠展开
〔藫〕字拼音是tán,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8画。
〔藫〕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潭”。
〔藫〕字仓颉码是TEMJ,五笔是AISJ,四角号码是44146,郑码是EVKE。
〔藫〕字的UNICODE是U+85E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283,UTF-32:000085eb,UTF-8:E8 97 AB。
藫的意思
折叠展开
藫
tánㄊㄢˊ基本解释
①水苔,藻类植物。
②海藻。
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7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6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7頁,第3字
音《唐韻》:徒含切,音潭。
《爾雅・釋草》:藫,石衣。〔註〕水苔也。
例又,《玉篇》:海藻也,又名海蘿,如亂髮,生海水中。
音又,《字彙補》:以寢切,淫上聲──藫湛,水動搖貌。
注解
〔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藫〕字拼音是t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潭。
〔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án] ⑴ 水苔,藻类植物。⑵ 海藻。
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