蛂字概述
折叠展开
〔蛂〕字拼音是bié,部首是虫,总笔画是11画。
〔蛂〕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犮”。
〔蛂〕字仓颉码是LIIKK LIIKE,五笔是JDCY,四角号码是53147,郑码是IGXS。
〔蛂〕字的UNICODE是U+86C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498,UTF-32:000086c2,UTF-8:E8 9B 82。
蛂的意思
折叠展开
蛂
biéㄅㄧㄝˊ基本解释
◎即“金龟子”,昆虫,种类很多,体多为卵圆形,各节能自由开闭,危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
蛂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87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0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53頁,第29字
音《唐韻》、《集韻》蒲結切,音蹩。
《玉篇》:蟥也。
《爾雅・釋蟲》:蛂,蟥。〔註〕甲蟲也,大如虎豆,綠色,今江東呼黃
。
音又,《類篇》:敷勿切,音拂;方未切,音沸;駢迷切,音鼙──義同。
注解
〔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蛂〕字拼音是b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犮。
〔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é] ⑴ 即“金龟子”,昆虫,种类很多,体多为卵圆形,各节能自由开闭,危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
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蛂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