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jiā ㄐㄧㄚ

衣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8888
汉语字典

衣部

11画

4画

上下结构

jia

jiā

形声字

LKYE 86 、 EKYE 98

KRYHV

YMSR

46732

5914

8434

8888

53251413534 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点、横、撇、竖提、撇、捺

毠 𣮫 𣮱 𧛣

袈的笔顺

折叠展开

袈字概述

折叠展开

〔袈〕字拼音是jiā,部首是衣,总笔画是11画。

〔袈〕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加、衣”,五行属木。

〔袈〕字仓颉码是KRYHV,五笔是LKYE86,EKYE98,四角号码是46732,郑码是YMSR,中文电码是5914,区位码是8434

〔袈〕字的UNICODE是U+888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952,UTF-32:00008888,UTF-8:E8 A2 88。

〔袈〕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023

〔袈〕字异体字是毠、𣮫、𣮱、𧛣

袈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āㄐㄧㄚ

基本解释

〔~裟〕僧尼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袈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68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113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088頁,第24

唐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袈音嘉。
廣韻》:袈裟,胡衣也。
楞嚴經會解》:袈裟,從色得名,三衣通稱。
通鑑》:武后賜僧法朗等紫袈裟。

玉篇》亦作毠,《類篇》本作袈

注解

〔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袈〕字拼音是ji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加、衣,五行属

〔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 ⑴ 〔~裟〕僧尼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袈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uddhist cassock
  2. camelot grossier

袈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袈(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袈字组词

折叠展开

袈在中间的词语

佛袈裟锦襕袈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