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ēng ㄔㄥ

赤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8D6C
汉语字典

赤部

16画

4画

左右结构

cheng

chēng

FOHM

GCYBC

BNIL

41286

8D6C

1213234212511134 横、竖、横、撇、竖钩、撇、点、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䞓 緽 赪 頳 𧹙 𧹚

赬字概述

折叠展开

〔赬〕字拼音是chēng,部首是赤,总笔画是16画。

〔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赤、貞”。

〔赬〕字仓颉码是GCYBC,五笔是FOHM,四角号码是41286,郑码是BNIL

〔赬〕字的UNICODE是U+8D6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204,UTF-32:00008d6c,UTF-8:E8 B5 AC。

〔赬〕字异体字是䞓、緽、赪、頳、𧹙、𧹚

赬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ēngㄔㄥ

基本解释

红色。~面(脸红)。~颜(脸红)。

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赤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05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14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192頁,第3

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赬音檉。
說文》䞓,或从貞作赬。
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註〕赬,染赤。
詩・周南》:魴魚赬尾。〔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釋文〕赬,《說文》作䞓。

又,《集韻》:通作竀。
左傳・哀十六年》:如魚竀尾。〔註〕竀,赤色。俗作頳。

注解

〔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赤部

〔赬〕字拼音是c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赤、貞

〔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ēng] ⑴ 红色

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赬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eep red
  2. rouge foncé, rouge foncé

赬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赬(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赬(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赬(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赬(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