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的笔顺
趯字概述
〔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ì、yuè,部首是走,总笔画是21画。
〔趯〕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走、翟”。
〔趯〕字仓颉码是GOSMG,五笔是FHNY,四角号码是47801,郑码是BOYN。
〔趯〕字的UNICODE是U+8DA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271,UTF-32:00008daf,UTF-8:E8 B6 AF。
〔趯〕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8078。
〔趯〕字异体字是䞤、䢰、𧾟。
趯的意思
趯
1tìㄊㄧˋ基本解释
①〔~~〕跳跃的样子,如“~~阜螽。”
②汉字书法「八法」之一,即「钩」。
详细解释
动词
1.跳跃jump。
趯,踊也。 —— 《说文》涌趯那阴。 —— 《汉书·李寻传》趯趯阜螽。 —— 《诗·召南·草虫》
(跳跃的样子;跳动的样子);趯然(跳跃的样子)
2.踢kick。
趯倒葫芦掉却琴,倒行直上卧牛岭。 —— 吕岩《绝句》
名词
◎汉字书法的笔画之一:挑(自左下挑向右上) upward cu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漢典】。
趯
2yuèㄩㄝˋ基本解释
◎同“躍”。跳跃。
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走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19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20頁,第4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99頁,第16字
音《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音躍。
《說文》:踊也。
《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註〕師古曰:趯,與躍同。
《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註〕躍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
《詩・召南》:趯趯阜螽。〔傳〕躍也。〔釋文〕趯,託歷切。
《博雅》:趯趯,跳也。
注解
〔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走部。
〔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ì、yu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走、翟。
〔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ì] ⑴ 〔~~〕跳跃的样子,如“~~阜螽。”⑵ 汉字书法「八法」之一,即「钩」。㈡ [yuè] ⑴ 同“躍”。跳跃。
趯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以灼切頁碼第47頁,第9字續丁孫
趯
踊也。从翟聲。
附注段玉裁本改「踊」作「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胤畧反頁碼第140頁,第1行,第1字述
躍也。從走翟聲。
鍇注臣鍇曰:「《詩》:『趯趯阜螽。』阜螽,善跳躍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以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53頁,第4字許惟賢第112頁,第6字
躍也。
段注《召南》傳曰:趯趯,躍也。《足部》曰:躍,迅也。
从走。翟聲。
段注以灼切。古音在二部。平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與躍實一字。
趯、躍同義,蓋一字。
趯、躍義同。
趯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8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33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1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3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7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7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5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88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0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6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62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8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316頁【補遺】第1633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47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38頁【崇文】第5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1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7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200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57頁,第7字 |
趯字的翻译
- jump
- abspringen, springen , abspringen, springen
- saut, sorte de trait en calligraphie, sauter
趯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