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的笔顺
迤字概述
〔迤〕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ǐ、yí,部首是辶,总笔画是8画。
〔迤〕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㐌”,五行属土。
〔迤〕字仓颉码是YOPD,五笔是TBPV,四角号码是38301,郑码是WMYI,中文电码是6607,区位码是6938。
〔迤〕字的UNICODE是U+8FE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836,UTF-32:00008fe4,UTF-8:E8 BF A4。
〔迤〕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949。
〔迤〕字异体字是彵、迆、迱、𢕷、𣙛、𨒶、𨽋。
迤的意思
迤
1yǐㄧˇ基本解释
①地势斜着延长。
②〔~逦〕曲折连绵。
③延伸,向。天安门~东(向东一带)。
迤
2yíㄧˊ基本解释
◎〔逶~〕见“逶”。
详细解释
1.迆 yí。
2.——见“逶迤”( wēiyí )
3.另见 yǐ。
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54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38頁,第23字
音《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
《爾雅・釋訓》:迤邐,旁行也。
音又,《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音又,《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辵部
愛日堂藏本: 第71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2頁,第37字
《爾雅・釋訓》迤邐,旁行也。
謹按此爾雅釋邱註非釋訓文,謹照原文釋訓改作註,於旁行下增連延二字。
注解
〔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迤〕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ǐ、yí,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㐌,五行属土。
〔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ǐ] ⑴ 地势斜着延长。⑵ 〔~逦〕曲折连绵。⑶ 延伸,向㈡ [yí] ⑴ 〔逶~〕见“逶”。
迆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移爾切頁碼第53頁,第40字續丁孫
迆
衺行也。从辵也聲。《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以爾反頁碼第156頁,第7行,第2字述
衺行也。從辵也聲。《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移尒切古音第十六、十七部頁碼第289頁,第2字許惟賢第129頁,第11字
衺行也。从辵。也聲。
段注移尒切。十六十七部。
《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
段注《禹貢》。
迆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03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53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2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2頁,第1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67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31頁,第8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1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02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5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2頁,第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73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5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512頁【補遺】第1636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2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55頁【崇文】第6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1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07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93頁,第8字 |
迤字的翻译
-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 biegend, kurvenreich
- incliné, vers
迤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