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ù ㄓㄨˋ

金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92F3
汉语字典

金部

15画

4画

左右结构

zhu

zhù

QDTF

CQKI

PCDS

85140

92F3

341124311113124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横、横、撇、横、竖钩、点

鋳字概述

折叠展开

〔鋳〕字拼音是zhù,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5画。

〔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寿”或“釒、寿”。

〔鋳〕字仓颉码是CQKI,五笔是QDTF,四角号码是85140,郑码是PCDS

〔鋳〕字的UNICODE是U+92F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619,UTF-32:000092f3,UTF-8:E9 8B B3。

〔鋳〕字异体字是

鋳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ùㄓㄨˋ

基本解释

同“鑄”。

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9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323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312頁,第23

古文: 鋳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鋳音注。
說文》:銷金成器也。
玉篇》:鎔鑄也。
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註〕鑄國,濟北蛇丘縣所治。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

又,與祝通。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祝。〔註〕祝,或爲鑄。

又,姓。
姓苑》:堯後,以國爲氏。

又,《字彙補》:照秀切,音呪。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註〕鑄,讀作祝。

注解

〔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鑄〕字拼音是zh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壽

〔鑄〕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金,壽聲。甲骨文字形,會意。上面是雙手拿“鬲”( 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屬的鍋爐。中間象被熔鑄的金屬。小篆變爲形聲字。本义是鑄造。

〔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ù] ⑴ 把金屬熔化後倒在模子裏製成器物

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鋳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elt, cast; coin, m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