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kǎi ㄎㄞˇ

金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93A7
汉语字典

金部

18画

4画

左右结构

kai

kǎi

QMGU

CUMT

PLJU

82118

93A7

341124312521251431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竖折/竖弯、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鎧的笔顺

折叠展开

鎧字概述

折叠展开

〔鎧〕字拼音是kǎi,部首是金,总笔画是18画。

〔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豈”或“釒、豈”。

〔鎧〕字仓颉码是CUMT,五笔是QMGU,四角号码是82118,郑码是PLJU

〔鎧〕字的UNICODE是U+93A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799,UTF-32:000093a7,UTF-8:E9 8E A7。

〔鎧〕字异体字是

鎧的意思

折叠展开

kǎiㄎㄞˇ

基本解释

〔~甲〕古代的戰衣,可以保護身體。簡作“鎧”,如“鐵~”,“首~”。

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318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305頁,第26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鎧音愷。
說文》:甲也。
釋名》:鎧,猶塏也。塏,堅重之言也。
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甲,鎧也。
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劒鎧。
廣韻》:䤴甲,介鎧也。
周禮・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
初學記》:首鎧謂之兜鍪,亦曰冑,臂鎧謂之釬,頸鎧謂之錏鍜。
雲笈・軒轅紀》:蚩尤始作鎧甲兜鍪,時人不識,以爲銅頭鐵額。

又,梵書:袈娑爲忍辱鎧。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鎧音慨──義同。

注解

〔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鎧〕字拼音是k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豈

〔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ǎi] ⑴ 〔~甲〕古代的戰衣,可以保護身體。簡作“鎧”,如“鐵~”,“首~”。

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rmor, chain mail
  2. Panzer, Rüstung (S)
  3. Armure (équipement)​

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