隮字概述
〔隮〕字拼音是jī,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6画。
〔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阝、齊”或“"⻖"、齊”。
〔隮〕字仓颉码是NLYX,五笔是BYVF86,BYJG98,四角号码是70223,郑码是YSRN。
〔隮〕字的UNICODE是U+96A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574,UTF-32:000096ae,UTF-8:E9 9A AE。
〔隮〕字异体字是𨹶、𨻕、𨽘。
隮的意思
隮
jīㄐㄧ基本解释
①升起。日朝~于东。
②登上:“太史秉书,由宾阶~。”
③虹。
④云气:“群~相应和。”
⑤坠落:“告予颠~。”。
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8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62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50頁,第13字
音《廣韻》:祖稽切;《集韻》、《正韻》:牋西切,音擠。
《玉篇》:登也。
《書・顧命》:由賔階隮。
音又,《玉篇》:氣也、升也。
《詩・鄘風》:朝隮于西。〔箋〕朝有升氣於西方。〔釋文〕隮,子西反;又,子細反。
《周禮・春官・眡祲》十煇,九曰隮。〔註〕隮,虹也。
音又,《集韻》:津私切,音貲──義同。
《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傳〕隮,升雲也。
音又,《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義同。
音又,《書・微子》:今爾無指,吿予顚隮。〔傳〕顚,隕;隮,墜。〔釋文〕隮,子細反。
例《廣韻》本作躋,《集韻》亦作、
,《石鼓文》作
,《篇海》作
。
注解
〔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隮〕字拼音是j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齊。
〔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ī] ⑴ 升起⑵ 登上:“太史秉书,由宾阶~。”⑶ 虹。⑷ 云气:“群~相应和。”⑸ 坠落:“告予颠~。”。
隮字的翻译
- ti rise up; a rainbow; to fall
- hinaufgehen
- arc-en-ciel
隮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