靣字概述
〔靣〕字拼音是miàn,部首是一,总笔画是8画。
〔靣〕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丆、回”。
〔靣〕字仓颉码是MWR,五笔是DLKF,四角号码是10602,郑码是GJJ。
〔靣〕字的UNICODE是U+976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755,UTF-32:00009763,UTF-8:E9 9D A3。
〔靣〕字异体字是面。
靣的意思
靣
miànㄇㄧㄢˋ基本解释
◎同“面”。
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面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0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83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74頁,第1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彌箭切,音偭。
《說文》本作,顏前也。从
,象人面形。
《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例又,見也。
《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吿,反必面。〔註〕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顏色安否。
《儀禮・聘禮》:者出請事,賔面如覿幣。〔註〕面,亦見也。
《周禮・秋官・司儀》:私面。〔註〕私覿也。
例又,向也。
《書・周官》:不學,牆面。〔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
《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又,〈玉藻〉:唯君面尊。〔註〕面,猶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面朝後市。
例又,《廣韻》:前也。
《儀禮・士冠禮》:覆之面葉。〔註〕面,前也。
例又,《韻會》:方面,當四方之一面也。
《書・顧命》:大輅在賔階面,綴輅在阼階面。
《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勢。〔註〕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
《史記・留侯世家》: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例又,《韻會》:相背曰面。
《史記・項羽紀》:馬童面之。〔註〕如淳曰:面,不正視也。
《前漢・項羽傳》〔註〕:師古曰:如淳說非也。面謂背之,不面向也,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非也。
例又,《前漢・張敞傳》:自以便面拊馬。〔註〕師古曰:便面,扇之類也。亦曰屛面。
卷目:考證・戌集中 部首:面部
愛日堂藏本: 第806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7頁,第21字
《說文》本作𠚑,顏前也。从自
謹照原文自改𦣻。
注解
〔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面部。
〔面〕字拼音是miàn,独体字,五行属木。
〔面〕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是脸。
〔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iàn] ⑴ 头的前部,脸⑵ 用脸对着,向着⑶ 事物的外表⑷ 方位,部分⑸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⑹ 会见,直接接头的⑺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⑻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⑼ 粉末⑽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⑾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