靮字概述
折叠展开
〔靮〕字拼音是dí,部首是革,总笔画是12画。
〔靮〕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勺”。
〔靮〕字仓颉码是TJPM TJPI,五笔是AFQY,四角号码是47520,郑码是EERS。
〔靮〕字的UNICODE是U+976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766,UTF-32:0000976e,UTF-8:E9 9D AE。
靮的意思
折叠展开
靮
díㄉㄧˊ基本解释
◎马缰绳:“马则执~。”
靮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3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85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76頁,第14字
音《唐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
《說文》:馬羈也。
《玉篇》:所以繫制馬。
《集韻》:繮也。
《禮・檀弓》:執羈靮而從。〔註〕靮,靷也。
注解
〔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靮〕字拼音是d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勺。
〔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í] ⑴ 马缰绳:“马则执~。”
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靮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都歷切頁碼第85頁,第23字續丁孫
靮
馬羈也。从革勺聲。
靮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70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40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9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16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10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91頁,第2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1562頁,第1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572頁,第3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69頁,第22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116頁,第15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862頁,第2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3349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289頁,第2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296頁,第6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12頁,第5字 |
靮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bridle
- im Zaum halten, sich wehren
- rênes, bride
靮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靮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