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的笔顺
韫字概述
〔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ùn、wēn,部首是韦,总笔画是13画。
〔韫〕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韦、昷”,五行属土。
〔韫〕字仓颉码是QSABT,五笔是FNHL,四角号码是56012,郑码是BIKL,中文电码是7291,区位码是7225。
〔韫〕字的UNICODE是U+97E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891,UTF-32:000097eb,UTF-8:E9 9F AB。
〔韫〕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348。
〔韫〕字异体字是鞰、韞。
韫的意思
韫韞
1yùnㄩㄣˋ基本解释
◎收藏,蕴藏,包含。~椟。~蠢(愚蠢)。石~玉而山辉。
详细解释
动词
◎蕴葳;包含conceal; hide。
韫,裹也。 —— 《广雅》?韫于荆石。 —— 《汉书·叙传上》石韫玉而山晖。 —— 陆机《文赋》
韫藏(蓄积而未显露);韫椟(隐藏其才不为世用。或指隐藏其才以待时;也指深闺中的才女);韫愚(愚笨的样子);韫椟而藏(比喻为才不为世用)
韫韞
2wēnㄨㄣ基本解释
①赤黄色;赤色。
②弓袋;韣( dú )也。
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韋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3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95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8頁,第9字
音《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玉篇》:赤黃之閒色也。
《廣韻》:赤色。
例又,《玉篇》:裹也。
音又,《集韻》:韣也。
音又,《廣韻》:于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廣韻》:韞櫝。
《論語》:韞匵而藏諸。〔註〕韞,藏也。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又,地名。
《韓詩外傳》: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注解
〔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韋部。
〔韞〕字拼音是y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韋、𥁕。
〔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ùn] ⑴ 见“韫”。
韫字的翻译
- secrete, hide, conceal
- beinhalten, umfassen
- cacher
韫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