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fēn ㄈㄣ

飠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9934
汉语字典

飠部

16画

4画

左右结构

fen

fēn

WYVA 86 、 WVDA 98

OIKJT

OXEE

84744

9934

3445115413412132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撇、捺、横、竖、横、撇、竖

餴字概述

折叠展开

〔餴〕字拼音是fēn,部首是飠,总笔画是16画。

〔餴〕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奔”。

〔餴〕字仓颉码是OIKJT,五笔是WYVA86,WVDA98,四角号码是84744,郑码是OXEE

〔餴〕字的UNICODE是U+993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220,UTF-32:00009934,UTF-8:E9 A4 B4。

〔餴〕字异体字是

餴的意思

折叠展开

fēnㄈㄣ

基本解释

蒸饭,煮米半熟用箕漉出再蒸熟。

餴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06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423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418頁,第27

玉篇》:甫云切,音分──半蒸飯也。與饙同。
詩・大雅》:挹彼注兹,可以餴饎。〔註〕餴,蒸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蒸也。

本作餴,《字彙》省作餴。附八畫,非。今改正。

注解

〔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餴〕字拼音是fē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奔

〔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ēn] ⑴ 蒸饭,煮米半熟用箕漉出再蒸熟。

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饙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府文切頁碼163頁,第8

異體

𩞳滫飯也。从􄁶聲。

鉉注臣鉉等曰:􄁶音忽,非聲。疑字之誤。

饙或从賁。

異體、餴

𩝼或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翻云反頁碼408頁,第6行,第1

𩝼滫飯也。從食􄁶聲。

鍇注臣鍇曰:「􄁶音忽。《詩》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饙饎。』水滫之也。」臣次立按:《說文》徐鉉云:「􄲸非聲,字之誤。」

反切………頁碼408頁,第7行,第1

或從賁。

反切………頁碼408頁,第7行,第2

或從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府文切古音第十五、十三合音部頁碼870頁,第2許惟賢386頁,第5

𩝼脩飯也。

段注脩各本作滫。誤今依《爾雅音義》引正。脩《倉頡篇》作。脩之言溲也。《水部》曰:汏也。飯者,人所飯也。《爾雅》作饙。《釋言》曰:饙餾稔也。孫云:蒸之曰饙。均之曰餾。郭申之云:今呼音脩。飯爲饙。饙均孰爲餾。〈詩〉《釋文》引《字書》云:饙,一蒸米也。劉熙云:饙,分也。眾粒各自分也。按《大雅》。泂酌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饎。箋云:酌取行潦。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齊絜之誠以薦之故也。此謂以水熱飯。古語云飯。

。􄁶聲。

段注􄁶从聲。賁亦从聲。十五部與十三部合音也。府文切

或从賁。

段注賁聲也。

或从

段注聲也。今詩字如此。

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3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21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29頁
4說文校箋第208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201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71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24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81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4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8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206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65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331頁【補遺】第16789頁
14通訓定聲第321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27頁【崇文】第1705頁
16說文句讀第639頁
17章授筆記第217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32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15頁,第3字

餴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餴(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餴(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餴(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餴(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餴字组词

折叠展开

餴结尾的词语

饎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