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ㄩˊ

魚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U+9C05
汉语字典

魚部

20画

4画

左右结构

yu

QOJY

NFWLB

RKLZ

26327

9C05

35251214444251125214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竖、提、点

鰅字概述

折叠展开

〔鰅〕字拼音是yú,部首是魚,总笔画是20画。

〔鰅〕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禺”。

〔鰅〕字仓颉码是NFWLB,五笔是QOJY,四角号码是26327,郑码是RKLZ

〔鰅〕字的UNICODE是U+9C0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941,UTF-32:00009c05,UTF-8:E9 B0 85。

鰅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ˊ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3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474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1471頁,第39

唐韻》、《集韻》、《韻會鰅魚容切,音顒。
說文》: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
博雅》:䰲也。
玉篇》:䲓鰅,魚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鰅鰫鰬魠。〔註〕郭璞曰:鰅魚有文彩。

又,《楚辭・大招》:鰅鱅短狐。〔註〕鰅鱅,短狐類。〔補註〕狀如犂牛。

又,《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鰅音虞──義同。

注解

〔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鰅〕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禺

〔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鰅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魚容切頁碼388頁,第23

鰅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从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元鍾反頁碼941頁,第2行,第2

鰅魚也,皮有文,出樂浪潘國、東暆。神爵四年初,捕取輸考工。從魚禺聲。周成王時,揚州獻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魚容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315頁,第5許惟賢1007頁,第9

鰅鰅魚也。皮有文。

段注《上林賦》郭注曰:鰅魚有文彩。按長卿謂八川之中有之。侈靡過其實也。據下文樂浪乃有之。然平子賦《南都》亦曰鱏鱣鰅鱅。是南陽有之。

出樂浪東暆。

段注見《日部》。

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

段注捕當作搏。搏,取也。今人用捕字。漢人多用搏字。神爵,孝宣帝年號。《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考工。捕此魚輸考工者,用其皮飾器也。

周成王時楊州獻鰅。

段注見《周書》王會篇。葢漢時楊州地已無此物矣。今王會篇作禺禺。攷《上林賦》鰅與禺禺爲二物。作禺禺非是。

从魚。禺聲。

段注魚容切。按禺聲古音在四部。《漢書》注音顒。徐廣,李善音娱。

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7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981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38頁
4說文校箋第509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61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69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86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73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6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5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490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07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451頁【補遺】第17744頁
14通訓定聲第143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14頁【崇文】第4053頁
16說文句讀第1661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9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75頁,第1字

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鰅(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鰅字组词

折叠展开

鰅结尾的词语

鲋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