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à ㄔㄚˋshā

刂部 共9画 左右结构U+524E
汉语字典

刂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cha sha

chà shā

QSYJ 86 、 RSYJ 98

KCLN KDLN

OSSK

42900

U+524E

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39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67頁,第3

唐韻》:初鎋切;《集韻》、《韻會》:初轄切;《正韻》:初戛切,剎音䓭。
玉篇》:刹,柱也。
增韻》:又僧寺。

又,釋冢上立柱,中藏舍利子,亦曰刹。王巾〈頭陀寺剎〉:列刹相望。〔註〕列刹,佛塔也。

集韻》或作剎

注解

〔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刹〕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à、s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杀、刂,五行属

〔刹〕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杀声。梵语刹多罗的省称。本义是土或土田,国土。

〔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à] ⑴ 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 [shā] ⑴ 止住。

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