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uò ㄊㄨㄛˋ zhí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U+62D3
汉语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tuo ta zhi

tuò zhí

形声字

RDG

QMR

DGVV

51062

2148

4556

U+62D3

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25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372頁,第11

古文: 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拓之石切,音隻。
說文》:拾也。陳宋語。或作摭。

又,《後漢・張衡・思拓》:拓若華而躊躇。〔註〕拓猶折也。
楚辭》曰:折若木以拂日。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亦拾也。

又,《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拓音託──手承物也。一曰手推物也。李山甫詩:一拓纖痕更不收。〔註〕大曆四年,崇拓公主道汾州,以手掌拓石壁,遂有手痕。今靈石有公主手痕拓

又,《增韻》:斥拓也。揚雄〈甘泉賦〉:拓迹拓統。〔註〕拓,廣也。

又,拓落,猶蹭蹬也。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註〕拓落,不耦也。

又,複姓。後魏始爲拓跋氏。北方謂土爲拓,謂后曰跋。孝文改爲元氏。

集韻》或作拓,又作托。

注解

〔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uò、tà、z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石,五行属

〔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ò] ⑴ 开辟,扩充⑵ 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⑶ 姓。 [tà] ⑴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 [zhí] ⑴ 古同“摭”,拾取。

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