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huái ㄏㄨㄞˊ

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U+6DEE
汉语字典

氵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huai

huái

形声字

IWYG

EOG

VNI

30115

3232

2720

U+6DEE

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6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631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579頁,第4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淮音懷──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
風俗通・山澤篇》:淮,均也,均其務也。
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
釋名》:淮,圍也,圍繞揚州分界,東至於海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川淮、泗。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又,水出漢中。
前漢・地理志》:漢中郡房陵縣淮山,淮水所出。

又,淮安,郡名。
廣輿記》:秦屬九江郡曰淮隂,漢曰臨淮,晉曰山陽,隋唐曰楚州,宋曰淮安。

又,《韻補》叶胡隈切,音回。
左傳・昭十二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一說淮讀爲濰叶韻。

又,叶虛欺切,音熙。顏延之詩:惜無爵雉化,何用充江淮;去國還故里,迷門樹蓬藜。

注解

〔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淮〕字拼音是huá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隹,五行属

〔淮〕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隹( zhuī )声。本义是水名。也称淮河。

〔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ái] ⑴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

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淮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