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xīng ㄒㄧㄥ

犭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U+7329
汉语字典

犭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xing

xīng

形声字

QTJG

KHAHM

QMKM

46215

3726

4841

U+7329

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714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667頁,第21

唐韻》、《集韻猩桑經切,音星。
說文》:猩猩,犬吠聲。从犬,星聲。

又,《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猩音生。
玉篇》:猩猩,如狗,面似人。
廣韻》:猩猩,似猿。
爾雅・釋獸》:猩猩,小而好啼。〔註〕《山海經》曰:人面豕身,能言語。今交阯封谿縣出猩猩,狀如貛㹠,聲似小兒啼。
禮・曲禮》: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玉篇》亦作狌。

注解

〔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猩〕字拼音是x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星,五行属

〔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īng] ⑴ 〔~~〕哺乳动物,猿类,毛赤褐色,前肢长,无尾,吃野果。产于南洋群岛的森林中。简称“猩”,如“~红”。

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