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0頁,第2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52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13頁,第32字
音《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禾稾。本作稭。
《書・禹貢》:三百里納秸服。〔孔傳〕秸,稾也。〔蔡註〕刈禾半稾曰秷,半稾去皮曰秸。
例又,或作鞂。
《禮・禮器》:稾鞂之設。〔註〕治穗去實曰鞂。
例亦通作戛。
《前漢・地理志》:三百里戛服。〔註〕師古曰:稾也。
音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秸鞠,鳴鳩也。
注解
〔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秸〕字拼音是jiē,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吉,五行属木。
〔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ē] ⑴ 农作物收割以后的茎
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