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百科解释箕帚之使,汉语成语,拼音是jīzhǒuzhīshǐ,意思是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出自《韩诗外传》。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基础信息
拼音jī zhǒu zhī shǐ
注音ㄐ一 ㄓㄡˇ ㄓ ㄕˇ
感情箕帚之使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妻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意思解释)
- 美不胜收(意思解释)
- 十寒一暴(意思解释)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意思解释)
- 襟裾马牛(意思解释)
- 虎落平阳(意思解释)
- 解粘去缚(意思解释)
- 彼弃我取(意思解释)
- 终始如一(意思解释)
- 点头咂嘴(意思解释)
- 羊触藩篱(意思解释)
- 改行从善(意思解释)
- 寸步千里(意思解释)
- 自投虎口(意思解释)
- 慎小谨微(意思解释)
- 众毛飞骨(意思解释)
- 银山铁壁(意思解释)
- 别作一眼(意思解释)
- 运智铺谋(意思解释)
- 鼓噪四起(意思解释)
- 损己利物(意思解释)
- 大奸极恶(意思解释)
- 断瓦残垣(意思解释)
- 腾挪跌宕(意思解释)
- 铁券丹书(意思解释)
- 失神落魄(意思解释)
- 家长作风(意思解释)
- 词华典瞻(意思解释)
※ 箕帚之使的意思解释、箕帚之使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始作俑者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戒奢宁俭 |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
上下相安 | 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安:安稳,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无事。 |
齿亡舌存 | 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
胆战心慌 | 同“胆战心惊”。 |
血海深仇 |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
打入冷宫 | 打:与某些动词结合成为一个词,表示进行的意思;冷宫:古代皇帝把失宠的后妃软禁于冷僻宫内。比喻人不被重视或把事情搁置一边。 |
鹰拿雁捉 | 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
桥归桥,路归路 |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
日月丽天 | 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
舍旧谋新 | 指弃旧求新。 |
竖子成名 |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
迁兰变鲍 |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
网开三面 |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昏昏默默 |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
蝇营狗苟 |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
饮至策勋 | 饮至:古代诸侯朝、会、盟、伐后去宗庙饮酒;策勋:计功。指庆功 |
轴轳千里 | 形容船多,首尾相连。 |
设计铺谋 | 铺:铺设。设下计谋。 |
根椽片瓦 | ①一根椽,一片瓦。②指简陋的房舍。 |
乏善可陈 | 陈:述说。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述说。 |
笯赤建国 | 古代西域国名。穆斯林地理文献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为'新城'。约在今苏联中亚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 |
宿夜然诺 | 存留过夜的诺言。 |
薏苡之嫌 | 意思是被人诬谄,蒙受冤屈。出自《旧唐书·牛廪传》。 |
花烛红妆 | 点上彩色的蜡烛,穿着红艳的礼服。指婚礼。 |
不事城府 | 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