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心呕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苦心构思。
详细解释
比喻苦心构思。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假诗》:“如许浑辈,皆空吟不学,平生镂心呕血,不过五七言短律而已。”
基础信息
拼音lòu xīn ǒu xuè
注音ㄌㄡˋ ㄒ一ㄣ ㄡˇ ㄒㄩㄝˋ
繁体鏤心嘔血
感情镂心呕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作文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爱屋及乌(意思解释)
- 荡然无遗(意思解释)
- 移星换斗(意思解释)
- 残编断简(意思解释)
- 水火无情(意思解释)
- 道长争短(意思解释)
- 郑人买履(意思解释)
- 如痴如呆(意思解释)
- 移风易尚(意思解释)
- 楚馆秦楼(意思解释)
- 搔到痒处(意思解释)
- 险阻艰难(意思解释)
- 椎埋狗窃(意思解释)
- 言甚详明(意思解释)
- 仙姿玉色(意思解释)
- 东海捞针(意思解释)
- 胡越一家(意思解释)
- 舆死扶伤(意思解释)
- 花衢柳陌(意思解释)
- 神怡心旷(意思解释)
- 识微见几(意思解释)
- 清沁肺腑(意思解释)
- 寒气逼人(意思解释)
- 黑松使者(意思解释)
- 盘尼西林(意思解释)
- 眇眇之身(意思解释)
- 嚼饭喂人(意思解释)
※ 镂心呕血的意思解释、镂心呕血是什么意思由古诗句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词不达意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闻所未闻 |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
弄虚作假 | 虚假;不实;制造假的现象以欺骗别人。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映雪读书 |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
昌歜羊枣 |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言行相符 |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
如牛负重 |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
庐山真面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
天外飞来 |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起早睡晚 | 起得早,睡得晚。早晨起床,晚上睡觉,指日常生活起居。 |
时移势迁 | 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
燕巢卫幕 |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德薄望浅 |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
同心戮力 | 指齐心合力。 |
钟鼎山林 | 比喻富贵和隐逸。 |
徒劳往返 | 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
栩栩欲活 | 犹栩栩如生。 |
疑三惑四 |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指人多疑。 |
瓦棺篆鼎 | 瓦棺:古代陶土葬具;篆鼎:铸有篆文的鼎器。泛指古董文物。 |
戳脊梁骨 | 在背后指责议论。 |
阒若无人 | 阒:寂静。寂静得像没人一样。 |
赃污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衣冠枭獍 |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
自比于金 |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
蝎勒虎子 | 方言。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 |
督学使者 | 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
眉头不展 | 紧皱着眉头,愁闷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