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pínshǒudào

安贫守道

拼音 ān pín shǒu dào怎么读

注音 ㄢ ㄆㄧㄣˊ ㄕㄡˇ ㄉㄠˋ

繁体 安貧守道

感情中性

近义词安贫乐道

安贫守道的意思

折叠展开

道:主张、学说。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出处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例子由张东白之事观之,非平日安贫守道之意彻乎表里,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布政陈克庵先生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安于贫穷不愿改变。

安贫守道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安贫乐道”。见“安贫乐道”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安贫乐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文子》又称《通玄真经》,为道家经典。〈上仁〉篇中有一段藉著文子与老子间的问答,以阐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无为。文子问:“为什么仁义礼等法则不如道德重要呢?”老子回答道:“行仁义者,不可能将其施为广布于天下,所以不如修道行德,顺应天地间的自然法则,那么不必有什么作为,万事万物便自然合于仁义了。……真正的圣贤之人,应该顺其自然,安于任何处境,即使贫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额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损害了生机,当然也不会任意索求而违逆正道。”其实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无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于现况,即使贫困,也能乐于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谓的“安贫乐道”了。后来“安贫乐道”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能安于贫困的处境,并仍以信守道义为乐。

【书证】

  • 01.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右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 0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五・诸儒学案上三・布政陈克庵先生选》:“由张东白之事观之,非平日安贫守道之意,彻乎表里,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

安贫守道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be happy to lead a simple,virtuous life

安贫守道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ān),宀部,共6画

平静,稳定。如: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如: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如:平安。转危为安。

装设。如:安置。安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如:他安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如:安能如此?

姓。

读(pín),贝部,共8画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如: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缺乏,不足。如:贫乏。贫血。贫瘠。

絮烦可厌。如:贫相( xiàng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僧道谦称。如:贫道。贫僧。

读(shǒu),宀部,共6画

保持,卫护。如: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看管。如:看守。守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如: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如:遵守。守法。守时。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如:保守。因循守旧。

呆在一起。如:厮守。

节操。如:操守。

靠近,依傍。如: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古代官名。如: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姓。

读(dào),辶部,共12画

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道观(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如: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如: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如: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安贫守道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