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气笼霄欲避鸦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的《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
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
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
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鉴赏
《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是近代诗人陈三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
在花朝的时刻,翰林重臣们齐聚初堂,以此赋诗来纪念这欢庆的时刻。
尽坼名园满意花,
花园中鲜花竞相开放,美丽动人。
重寻石径日初斜。
重新寻找曲径,太阳刚刚开始倾斜。
温馨融吹争翻蝶,
和煦的风吹拂着争相飞舞的蝴蝶,
光气笼霄欲避鸦。
阳光照耀下,霞光弥漫,鸦鸟想躲避。
别院繁灯悬粉黛,
别院中的灯火繁盛,挂着粉色的帷幕,
一宵沉醉乱琵琶。
整夜中人们陶醉其中,琵琶声声杂乱。
江南留得伤春地,
江南地区留下了伤感的春天,
莫放边愁落臂纱。
不要让边境的忧愁扫落在臂腕上。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花朝时刻,翰林重臣们重回初堂,以赋诗的方式纪念这个庆典。诗人通过描绘花园中绚烂的花朵、太阳斜照的曲径、飞舞的蝴蝶和阳光下的霞光,展现了一幅美丽而温馨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别院中灯火繁盛、琵琶声杂乱的场景,以及江南春天的伤感氛围。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景物的表达,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命运无情的思考。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