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寿汪憬吾六十》是近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横流荡荡映行吟,
在广袤的江河中行舟吟唱,
独慕寻碑巨海阴。
孤独地崇敬追寻历史碑刻和浩渺的海洋。
画策精魂辉史牍,
伟大的历史记录与智慧的灵魂,
著书声价满儒林。
著书立说的声音享有很高的声望,充满了儒家学者的世界。
万梅花观飞仙影,
观赏着盛开的万朵梅花,看到仙鹤的身影。
三秀才歌烈士心。
三位才华出众的秀才歌颂英雄的心。
扶树人纲归自媚,
扶持着树木,使人们的纲纪回归本性,感到自豪。
南云窈窕护弦琴。
南方的云彩轻盈而美丽,守护着古琴的音韵。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他以行舟、寻碑、画策、著书等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梅花和仙鹤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和高尚品质的赞美。最后,作者通过扶树和护琴的形象,传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维护和保护之情。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人文精神和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近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陈三立简介
近现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过万首兮嶷嶷
-
曝成仙人掌
出自 唐代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
愁见月儿弯
出自 宋代 刘埙: 《满庭芳(春日过城东旧游)》
- 只遣客心酸
-
明发归琴堂
出自 李延陵: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
石崇方斗奢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 人天宵现景
-
清朝得老成
出自 宋代 杜范: 《太师平章乔文惠公挽歌词三首》
- 吾君勤俭宽宵旰
-
欲寻春去怕春休
出自 明代 高启: 《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