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恽的名句 > 燕台再过

燕台再过

出自元代王恽的《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

“燕台再过”出自元代王恽的《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tái zài guò,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望都门、满山晴雪,葱葱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
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
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
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
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未*阳城古。
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鉴赏

《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是元代王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都门、满山晴雪,
葱葱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
气压瘴江烟雨。
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
万里班超举。
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
霜风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
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
千室正歌来暮。
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
未到阳城古。
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
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送别雷彦正西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颂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和追求。

诗的开头以望都门和满山晴雪为背景,展示了冬日的景色,同时也象征着严寒的战场。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雷彦正的离去的感慨和惋惜,形容他是再次奔赴西征的汉将,面对着瘴江烟雨的压力。

诗中提到的虎穴、班超和燕台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雷彦正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诗人将雷彦正的高尚情操比喻为堅固的虎穴,表示他在西征的道路上将战胜万里艰险,如同班超一般英勇。而燕台则象征着雷彦正所追求的功名和辉煌。

诗中还表达了对雷彦正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在战场上取得成功,功成名就。诗人回首的时候,看到了甘陵的树木,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有着千室歌颂的英雄。最后,诗人嘱咐雷彦正要珍重,不要停留在征鞍上,而是要趁着渭河北岸的春天,回到家中拜访亲人,同时也要捧着檄文跳舞庆贺自己的胜利。

这首诗词通过对英勇将士雷彦正的送别,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追求和对功名的向往。整首诗气势磅礴,描写细腻,充满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歌颂。

王恽简介

元代·王恽的简介

王恽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 ► 王恽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