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閒日月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锦乡閒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鉴赏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了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绣的乡间,我度过了悠闲的日月,
如画般的服饰展现了山河的庄严。
富贵的境遇让我无所羡慕,
平反的时刻又经历了多少波折。
岁月晚年,我与你相依为伴,
不再争夺天赐给我们的权利。
想要表达的感激之情无法终结,
哀怨的风吹动着蓼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张运判的母亲吕宜人的悼念和赞颂之情。诗中描述了锦绣的乡野景色,以及吕宜人的平和坚定的心境。诗人感叹自己不为富贵所动,而对平反正义的追求更加坚定。诗人与吕宜人相依为伴,共度晚年,不再争夺世俗的权力与地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吕宜人的感激之情永无止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吕宜人的敬爱之情。锦绣的乡间景色和象征山河的服饰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庄严和美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富贵和平反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权力的淡漠,更加注重追求正义与内心的平和。诗人与吕宜人相依为伴,共度晚年,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默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吕宜人的感激和不尽之情,同时透露出一丝悲凉之意,使整首诗更加动人。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吕宜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平反正义的追求。同时,诗中所描绘的乡间景色和内心的感慨也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氛围,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