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陈总领挽诗三首》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陈总领受命出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闻到御旨后抚冠而叹息,
颓然间,头发已秃如僧人。
他肩负重任,如同百斤的重物,
卷起袖子,两拳却是空空如也。
他既然荣升为供军最高领导,
就要全力修身齐家治国和赏功劳。
他肩负的重担又有谁能询问,
他从来没有担心过把公务耽搁。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陈总领的景仰和敬佩之情。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来描绘陈总领的形象和境遇。作者首先描绘了陈总领领到御旨后的动作和感慨,通过抚冠而叹息的动作,表达了他对陈总领的敬佩和惋惜之情。接着,作者以颓然秃鬓的形象来形容陈总领,突显了他身负重担的压力和艰辛。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陈总领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和努力,他不畏艰辛,全力修身齐家治国,饱受重劳,但从未担心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会被忽视或遗忘。
这首诗词通过对陈总领形象的描绘和对他努力奉献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陈总领的景仰和敬佩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尽职尽责,不惧压力,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陈总领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呼唤。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